一觉醒来,马克龙变得越来越靠谱了。法国总统马克龙突然在社交平台上宣布,他将在今年9月出席联合国大会时,宣布法国要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,还特别强调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最好的办法,呼吁国际社会一起推动永久停火,解决加沙等地的人道主义危机。马克龙这步棋走得突然,但背后其实有不少道道。现在加沙那边的情况有多惨呢?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说了,加沙的人道状况正在“急剧崩溃”,最后的生命保障也在瓦解。最新数据显示,过去24小时,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就造成130人死亡、1155人受伤,近三分之一的居民连续几天没东西吃,93%的家庭没水用,210万平民被挤在没医没药、公共服务全瘫痪的小地方。这种情况下,法国站出来承认巴勒斯坦国,多少有点顺应国际社会对加沙危机的关注。法国在中东的外交传统也和这事儿有关。法国历来在巴以问题上比美国、英国这些国家更倾向于支持巴勒斯坦。就拿耶路撒冷来说,法国在那儿有四处领地,这些领地的主权早在以色列建国前就确认了,法国一直拿这个事儿强调东耶路撒冷的地位没被国际社会承认。之前以色列警察进入法国领地抓人,法国外交部可是强烈谴责,还召见了以色列大使。这种历史积累下来的立场,让法国在巴以问题上更容易倾向巴勒斯坦这边。马克龙这么做,国内也有压力。法国国内对巴以冲突的看法其实挺分裂的。极左翼政党一直批评政府支持以色列,呼吁停火,还谴责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。之前有议员在国民议会挥舞巴勒斯坦国旗,结果被禁言两周、津贴减半,这事儿在法国闹得挺大,很多人觉得处罚不公平,甚至发起请愿要求处罚议长,因为议长之前戴以色列徽章却没事。马克龙这时候承认巴勒斯坦国,多少有点回应国内部分民意的意思,也能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形象。哈马斯也发声明,说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积极一步,还呼吁其他国家效仿法国。可以色列那边就炸锅了,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说这是“对恐怖主义的奖励”,是以色列的生存威胁,甚至放话说要吞并约旦河西岸。以色列的外交部长、国防部长、财政部长都出来批评,说这是“对恐怖主义的直接援助”,是“法国历史上的污点”。美国的态度也挺有意思。国务卿鲁比奥直接反对,说马克龙的计划是“鲁莽的决定”。这也不奇怪,美国历来和以色列关系铁,之前特朗普政府还把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,现在拜登政府虽然没那么激进,但对以色列的支持还是没变。不过,法国这次没跟着美国走,反而和沙特一起计划在联合国主持召开落实两国方案的高级别会议,这说明法国想在中东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独立作用。马克龙强调的两国方案,其实是个老话题了。这个方案主张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、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,和以色列和平共处。但这么多年来,这个方案一直卡在几个关键问题上:边界怎么划,耶路撒冷怎么分,难民怎么办,安全怎么保障。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建了那么多定居点,实际控制了大片土地,巴勒斯坦人要建国,这些定居点就是个大障碍。耶路撒冷更是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首都,宗教圣地交织在一起,怎么分都难。法国这次承认巴勒斯坦国,算是给两国方案打了一剂强心针。马克龙在写给阿巴斯的信里,明确支持两国方案,还肯定阿巴斯在推动停火方面的努力。他和沙特一起搞的高级别会议,就是想把国际社会的力量聚起来,实实在在地推进这个方案。不过,以色列现在的政府对两国方案态度消极,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政府里有不少极右翼,他们根本不想放弃约旦河西岸。所以,法国的努力能不能见效,还得看以色列愿不愿意让步。从经济角度看,法国这么做也有自己的考量。法国和以色列的贸易额不算特别大,2024年大概7.38亿美元,主要是车辆、医药这些东西。但法国在中东的能源进口可不少,沙特、阿尔及利亚、利比亚都是法国的原油进口来源国。承认巴勒斯坦国,能拉近法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,对能源安全有好处。之前法国和阿联酋签了能源合作协议,就是为了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,现在和沙特合作推动巴以问题,也是想在中东的能源博弈中占更有利的位置。不管怎么说,马克龙这次的决定还是挺有魄力的。在国际社会对加沙危机束手无策的时候,法国站出来,用承认巴勒斯坦国这种实际行动推动和平进程,不管结果咋样,至少给巴以冲突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。